字體大?。?a href="javaScript:void(0)">小
中大
在房住不炒、銀行理財轉向凈值型產品的大趨勢下,國內居民理財升級的浪潮已經悄然開啟,今年年初,就興起了一波基金熱潮,許多新晉投資者紛紛進入市場,嘗到了“第一桶金”的甜頭。
但是,“風險”總是金融市場首先給新晉投資者們上的第一課,隨著“抱團股瓦解”和流動性預期收緊帶來的市場回調,投資者們發現,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權益市場的高風險與高波動的,一些旨在追求“穩穩的幸?!保撮L期穩健回報的投資者們,開始把目光投向了以債券投資為主要目標,凈值回撤相對較小的固收策略基金產品。
不過,另一方面,在市場利率持續下行的大環境下,我們發現純債型的理財產品收益也越來越低了。既想要投資的“獲得感”,又不想要市場的“震蕩感”,投資者該怎么辦?此時,結合債券與權益策略的“固收+”產品便出現且逐漸興起了。
顧名思義,“固收+”產品是以固收類資產打底倉,輔以小比例權益性資產的多資產配置型投資產品。前者是風險相對較低、收益相對較穩的債券類資產比如同業存單、利率債、高評級信用債等,目標是保證產品的安全性,獲取相對穩定的收益,這部分一般占總體資產的80%,是固收+的主要投資部分。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止今年二季度末,“固收+”基金(以二級債基和偏債混合型基金計算)的規模已達12934.71 億元,同比去年二季度的5871.53 億元增長足足超過120%,這份“異軍突起”的速度著實驚人。
當然,固收+也有它的問題,由于部分投資應用于權益股票市場,固收+的自然風險較大;而一些基金公司的固收+產品經理或團隊是專職于債權市場的,因此在策略上或許有些滯后,在市場的沖擊下,最后固收+變成了固收-。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止二季度末近一年可統計固收+基金共1003只(AC類分計),近一年平均回報率為10.60%,中位數為9.28%,但最高的產品回報率可高達53.22%,最低的只有-16.69%,相差高達64.32%。
這么看來,固收+產品的關鍵就在“+”這里。債券類的部分,收益貢獻一般是久期、杠桿、信用下沉等,經驗豐富的經理有很多,做出差異化有一定難度;因此,更為關鍵的就在于“+”部分,尤其是產品背后的投研策略和經理團隊。
一般來說,而“+”的部分可以“+資產”,也可以“+策略”,+資產就是把這部分投資收益更高的標的,比如股票、轉債等等;而+策略則是股債輪動、打新策略、CPPI等等。
不過,今天要介紹一種TR策略,其內容相對要更加豐富,也更能適應環境。嘉實基金9月份將要新發的嘉實方舟6個月滾動持有債券型發起式基金(A類013411/C類013412)便是這樣一個TR策略應用的固收+產品,主打的是力爭通過“戰略配置資產、戰術調整和策略類屬”,來增厚組合收益。
所謂的TR策略簡單來說就是一攬子資產和策略的統稱,包括利率套利交易、信用策略、可轉債策略、ABS策略和股票策略等。TR策略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通過多種手段,解決單一資產、單一策略無法應對多變市場環境問題,這屬于是不僅“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甚至不同的籃子還要放在不同的地方,這樣某個地方面臨市場震蕩了,我的“雞蛋”不會全部碎掉,又能享受更多方面的資產動能。
比如在ABS策略是目前許多固收+都會應用的策略之一,主要通過資產證券化進行溢價或套利;而可轉債則是指將企業債券轉換成企業的普通股票,從中進行獲利交易。可以看到,多種不同的策略其實應對的是不同的資產市場。
當然,細心的朋友也看到,多種策略,投資于多種不同的金融場景,是不是就相當于要求基金經理和投研團隊不能“偏科”,要更加“六邊形”?的確,正如上文所說,固收+的關鍵在于“+”,而“+”背后的策略應用便在于基金經理和投研團隊的實力,更多的策略,自然要求基金背后有更多不同而又專業的團隊管理。
因此,嘉實這次的新基,足足擬任配置了三位基金經理來聯合管理,在目前市場上的產品中都是相當少見的。
第一位是顧晶菁,嘉實基金固定收益部門基金經理,11年從業經驗,8年投資經驗,對資產配置有豐富投資經驗,強調研究系統化、專業化和收益確定性,追求風險調整后的收益最大化;2013-2014年還曾任美國貝萊德配置組基金經理,負責1000億美元目標日期基金投資,在資產配置方面能做出更加多樣化的選擇。
第二位是王亞洲,現任穩健固收策略投資戰隊總監,對利率債波段操作、國債期貨等有豐富的經驗,善于通過對基本面和政策研究調節久期,是市場上少有且優秀的擅長國債期貨投資的基金經理之一,注重控制回撤,并力求實現優秀的風險調整后收益。
第三位是李曈,11年投資經驗?,F任嘉實基金貨幣+投資總監,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管理規模超2500億元,可謂是貨幣基金的老司機了。
除了經理團隊,嘉實本身就是一個22年沉淀的老牌大廠了,管理規模超1.3萬億元,旗下的產品還曾獲過84座金牛獎,(注:數據截至2020年末)其中固收類的嘉實貨幣就5次金榜題名(2006/2007/2008/2009/2014),因此在固收方面,嘉實的實力還是相當雄厚的。
總的來說,“固收+”好比一把進可攻,退可守的武器,純債型的基金收益太低,“攻勢”略顯不足;而純權益的基金波動大,可能忽略“防守”,“固收+”基金恰好可以取長補短,達到攻守兼備。不少分析報告表示,今年下半年A股的主線或許還是結構性行情,以震蕩為主,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不妨也把目光放向“攻守兼備”的固收+基金,或能收獲投資的小確幸。
*風險提示: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疬^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文中基金產品標的指數的歷史漲跌幅不預示基金產品未來業績表現。基金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