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老投資
嘉實將養老金業務定位為長期戰略業務,深度涉足包括主權財富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業/職業年金、養老目標基金在內的三大養老業務 養老投資主頁 |
|---|
夏末秋初的一天,熬人的股市收盤了。在北京東四環的一處工業風創意園內,公募“老十家”之一的嘉實基金大養老團隊負責人王茜,正在為一則宣傳片的拍攝做準備。9月13日,由她擔綱的嘉實鑫泰一年混合基金開啟首發募集,在被投研、匯報、路演排得嚴絲合縫的日程表中,王茜擠出了一點時間接受記者的采訪。
王茜所帶領的團隊在2019年以前主要管理社保及機構投資者委托的資金,業績和口碑在業內名列前茅。2020年開始,作為“老十家”之一的嘉實基金徹底打破舒適區,以“求變、突出重圍”為主題開啟改革。改革的一大動作就是提出“復興養老”的戰略目標,將大養老業務放在公司戰略高地,以王茜及其帶領的團隊為班底,引入各類人才,以全方位服務養老需求為目標,組建了嘉實大養老團隊,團隊架構包括:養老第一支柱(統籌社保管理業務)、第二支柱(統籌企業和職業年金業務)和第三支柱(服務個人養老需求)。
“我和我們的團隊都憋著一股勁,我們一定要重回巔峰。”王茜的語氣柔和中透著堅定。據了解,目前嘉實大養老板塊團隊成員從8人擴充到了20人左右,分為配置及策略開發組、利率組、信用組、可轉債及權益組,團隊成員能力圈覆蓋大類資產配置、信用研究和投資、宏觀研究、權益投資、技術分析等領域,截至2021年6月30日,團隊管理資產規模2000億元左右。
方法論+團隊管理 一專多能各有所長
從服務對象層面來看,嘉實大養老團隊主要業務分為兩塊,一是管理機構的年金、社保組合,二是管理公募產品服務普通投資者,一個團隊做好兩塊業務,核心在于掌握著一套通用的方法論。
投研決策方面,王茜團隊緊抓資產配置這條核心邏輯。王茜表示,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具備不同的風險收益特征,承受風險、獲取收益的水平不同,資產配置可以通過投研驅動,輔以市場整體趨勢的判斷、資產類屬的選擇、股票債券的結構性安排,在精密測算、嚴控風險的前提下,力爭實現不同水平的絕對收益。
王茜將自己的資產配置之道喻為“大船拼裝模式”,即以資產配置研究為先,再將組合策略按照資產類別、個人投資特點自上而下進行策略單元細分,每一策略單元通過多種渠道向組內提供投研成果。
“我的目標是打造一只戰隊,每個人像一支隊伍那樣去戰斗,一支隊伍像一個人那樣去思考,這樣的合作理念,是我們前行的信念。”王茜說。
黃欣欣是王茜團隊合作超過10年、配合極為默契的伙伴,他主要負責公募“固收+”權益類資產的管理,“固收+”股票管理模式不同于年金中股票資產的管理,黃欣欣能夠基于長期積累的宏觀及策略研究經驗對資產配置研究團隊賦能。他表示,在嘉實大養老戰隊中,產品的整體業績由王茜全權負責,在基金具體管理中王茜負責在大類資產配置權重制定和動態調整、債券資產的整體趨勢的把握,包含組合整體久期、類屬資產結構等,“她對于我們,既是殺伐決斷的領導,也是包容引導大伙的大姐”。
以“理財+”之名 行普惠之道
作為全市場少有的在2017、2018年連續獲得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業績優秀投資經理”稱號的投資經理,王茜把自己嚴控風險、追求絕對收益的經驗復制到公募產品上,推出了“理財+”系列產品。
說起“理財+”,有人會認為,無非是“80%債券+20%股票”的組合,和業內常說的二級債基沒有區別。實質并非如此。王茜暢想的“理財+”收益可能不會很突出,但是力爭將波動控制在較小的范圍之內,如果拉長投資期限,能收獲一條緩步向上的曲線。
“最初我們按照這樣的設想給一家機構投資者做了一款產品,三年期限滿了之后,效果挺好的。我們把積累的經驗復制到公募產品中,第一個‘理財+’系列產品是嘉實鑫和。”王茜說。
公開數據顯示,自2019年12月下旬成立以來,嘉實鑫和經歷了股市、債市大幅波動,也經歷了市場的高歌猛進,嘉實鑫和回撤控得住,上漲不掉隊。截至2021年6月30日,嘉實鑫和一年持有A成立以來累計收益達到10.86%,業績基準僅為3.55%。
“鑫和像是成熟穩重的大姐,承受的期待更重一些;鑫泰會是略活潑一些的小妹,我們的定位是中波動,但波動也不會很大,還是希望能豐富產品線,契合普通老百姓不同風險收益特征的需求。”王茜說。
風險提示:基金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特別是特有風險,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
以“理財+”之名 嘉實大養老團隊再出發
2021-09-16 來源:中國證券網 關鍵詞: 基金 投資 理財
“我的目標是打造一只戰隊,每個人像一支隊伍那樣去戰斗,一支隊伍像一個人那樣去思考,這樣的合作理念,是我們前行的信念。”王茜說。
夏末秋初的一天,熬人的股市收盤了。在北京東四環的一處工業風創意園內,公募“老十家”之一的嘉實基金大養老團隊負責人王茜,正在為一則宣傳片的拍攝做準備。9月13日,由她擔綱的嘉實鑫泰一年混合基金開啟首發募集,在被投研、匯報、路演排得嚴絲合縫的日程表中,王茜擠出了一點時間接受記者的采訪。
王茜所帶領的團隊在2019年以前主要管理社保及機構投資者委托的資金,業績和口碑在業內名列前茅。2020年開始,作為“老十家”之一的嘉實基金徹底打破舒適區,以“求變、突出重圍”為主題開啟改革。改革的一大動作就是提出“復興養老”的戰略目標,將大養老業務放在公司戰略高地,以王茜及其帶領的團隊為班底,引入各類人才,以全方位服務養老需求為目標,組建了嘉實大養老團隊,團隊架構包括:養老第一支柱(統籌社保管理業務)、第二支柱(統籌企業和職業年金業務)和第三支柱(服務個人養老需求)。
“我和我們的團隊都憋著一股勁,我們一定要重回巔峰。”王茜的語氣柔和中透著堅定。據了解,目前嘉實大養老板塊團隊成員從8人擴充到了20人左右,分為配置及策略開發組、利率組、信用組、可轉債及權益組,團隊成員能力圈覆蓋大類資產配置、信用研究和投資、宏觀研究、權益投資、技術分析等領域,截至2021年6月30日,團隊管理資產規模2000億元左右。
方法論+團隊管理 一專多能各有所長
從服務對象層面來看,嘉實大養老團隊主要業務分為兩塊,一是管理機構的年金、社保組合,二是管理公募產品服務普通投資者,一個團隊做好兩塊業務,核心在于掌握著一套通用的方法論。
投研決策方面,王茜團隊緊抓資產配置這條核心邏輯。王茜表示,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具備不同的風險收益特征,承受風險、獲取收益的水平不同,資產配置可以通過投研驅動,輔以市場整體趨勢的判斷、資產類屬的選擇、股票債券的結構性安排,在精密測算、嚴控風險的前提下,力爭實現不同水平的絕對收益。
王茜將自己的資產配置之道喻為“大船拼裝模式”,即以資產配置研究為先,再將組合策略按照資產類別、個人投資特點自上而下進行策略單元細分,每一策略單元通過多種渠道向組內提供投研成果。
“我的目標是打造一只戰隊,每個人像一支隊伍那樣去戰斗,一支隊伍像一個人那樣去思考,這樣的合作理念,是我們前行的信念。”王茜說。
黃欣欣是王茜團隊合作超過10年、配合極為默契的伙伴,他主要負責公募“固收+”權益類資產的管理,“固收+”股票管理模式不同于年金中股票資產的管理,黃欣欣能夠基于長期積累的宏觀及策略研究經驗對資產配置研究團隊賦能。他表示,在嘉實大養老戰隊中,產品的整體業績由王茜全權負責,在基金具體管理中王茜負責在大類資產配置權重制定和動態調整、債券資產的整體趨勢的把握,包含組合整體久期、類屬資產結構等,“她對于我們,既是殺伐決斷的領導,也是包容引導大伙的大姐”。
以“理財+”之名 行普惠之道
作為全市場少有的在2017、2018年連續獲得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業績優秀投資經理”稱號的投資經理,王茜把自己嚴控風險、追求絕對收益的經驗復制到公募產品上,推出了“理財+”系列產品。
說起“理財+”,有人會認為,無非是“80%債券+20%股票”的組合,和業內常說的二級債基沒有區別。實質并非如此。王茜暢想的“理財+”收益可能不會很突出,但是力爭將波動控制在較小的范圍之內,如果拉長投資期限,能收獲一條緩步向上的曲線。
“最初我們按照這樣的設想給一家機構投資者做了一款產品,三年期限滿了之后,效果挺好的。我們把積累的經驗復制到公募產品中,第一個‘理財+’系列產品是嘉實鑫和。”王茜說。
公開數據顯示,自2019年12月下旬成立以來,嘉實鑫和經歷了股市、債市大幅波動,也經歷了市場的高歌猛進,嘉實鑫和回撤控得住,上漲不掉隊。截至2021年6月30日,嘉實鑫和一年持有A成立以來累計收益達到10.86%,業績基準僅為3.55%。
“鑫和像是成熟穩重的大姐,承受的期待更重一些;鑫泰會是略活潑一些的小妹,我們的定位是中波動,但波動也不會很大,還是希望能豐富產品線,契合普通老百姓不同風險收益特征的需求。”王茜說。
風險提示:基金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特別是特有風險,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